老年骨质疏松会有哪些后果
老年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高、身高缩短、慢性疼痛、活动能力下降及内脏功能受损等后果。
1、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使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脊柱和腕部。髋部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增加肺炎和深静脉血栓风险。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能造成身高明显下降,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
2、身形改变:
椎体骨折会导致驼背畸形和身高缩减,这种姿势改变可能引起慢性肌肉疲劳。胸廓变形可能限制肺部扩张,影响呼吸效率。重心前移还会增加跌倒概率,形成恶性循环。
3、慢性疼痛:
微骨折和骨骼变形可引发持续性腰背疼痛,活动时加剧。疼痛可能导致活动减少,加速骨量流失。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又可能带来胃肠道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活动受限:
骨骼强度下降使患者畏惧活动,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肌肉萎缩和平衡能力减退会进一步增加跌倒风险。活动减少还会影响钙质吸收,加剧骨质疏松进展。
5、脏器压迫:
严重脊柱变形可能压迫腹腔脏器,影响消化功能。胸廓畸形可能限制心肺活动空间,导致心肺功能减退。骨盆倾斜还可能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建议每日保证800-1000毫克钙摄入,优先选择乳制品、豆制品和小鱼干等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或太极拳。使用防滑垫和扶手等居家安全设施,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控制咖啡因摄入。出现持续背痛或身高明显缩短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