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日常如何预防感染
癌症患者预防感染需从环境清洁、个人卫生、饮食安全、免疫增强及医疗防护五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消毒、严格手部清洁、避免生冷食物、合理营养支持以及规范医疗操作防护。
1、环境管理:
保持居住环境每日通风2-3次,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空调滤网每月清洗,避免使用地毯等易积尘物品。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化疗期间可考虑安装空气净化设备,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
2、个人卫生:
采用七步洗手法,接触公共物品后立即用流动水与抗菌皂洗手。每日温水沐浴,避免皮肤破损,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指甲修剪圆钝,禁止撕扯倒刺。如出现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含漱,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3、饮食控制:
所有食材需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避免生鱼片、溏心蛋等高风险食品。水果选择可去皮品种,蔬菜浸泡15分钟以上。餐具蒸汽消毒,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每日饮水1500-2000ml,维持黏膜屏障功能。白细胞低下时需采用高压灭菌饮食。
4、免疫维护:
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活动强度,中性粒细胞低于1×10⁹/L时需保护性隔离。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每公斤体重1.2-1.5g,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锌等免疫相关营养素。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5、医疗防护:
定期监测血象,化疗后7-14天为感染高发期需加强防护。静脉置管每周更换敷贴,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避免直肠测温、灌肠等侵入性操作。发热超过38℃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退热药。疫苗接种需咨询肿瘤科医生,禁用活疫苗。
癌症患者需建立预防感染日常清单,包括晨起测量体温、检查皮肤黏膜完整性、记录排便情况等。建议准备专用体温计、血压计,避免交叉感染。家属接触患者前需更换清洁衣物,感冒者需保持2米以上距离。可制作营养记录表确保每日摄入30种以上食物,适当食用香菇、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提升免疫力。睡眠保障7-8小时,午休不超过1小时。保持积极心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定期复查免疫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