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老年人脑中风

在人们的认识中,中风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其实这是对于中风的一个认知误区,中风不仅仅是老年病,现在中风也出现年轻化倾向。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也患上中风这种疾病,中青年也应该积极预防中风。

中风一般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症状尽管可能相似,但是起病形式有所不同,我们要对症治疗,不能把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搞混淆。缺血性中风主要在安静状态下起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失明或者视力模糊、患者出现眩晕、肢体麻木偏瘫等。而出血性中风往往会在活动状态、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起病,症状表现有别于缺血性中风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血性中风症状吧。

出血性中风的表现症状

1、小脑出血的患者多表现头晕,频繁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震颤,行走时两脚必须离得更宽。出血量大者可表现突然昏迷及猝死表现。

2、一般发生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脑膜刺激征均为阳性。

3、脑室出血重症患者会出现昏迷,双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等症状。

4、还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呕吐、突然昏迷、大小便失禁、发热等,昏迷是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症状表现。患中风后,一定要尽快就医,进行对症有效的治疗,平时饮食清淡、不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做做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脑血管病位居我国疾病死亡率的榜首,是人类第二大杀手。脑卒中又名中风(即老百姓俗称的偏瘫),中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从中医角度来讲,常涉及心、肝、肾、脾及经络、血脉。中风一旦发生,无论是否严重,都提示患者已经具备某些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随时可能血管堵塞!

再强调下,对于“小中风”也不能忽视,虽然是“小中风”,但很可能在不久就会再次中风且可能较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约75%的中风患者急性期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40%的患者是比较严重的后遗症。一旦造成偏瘫、失语,甚至痴呆等后遗症,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患者千万不可因为此次中风前有个“小”字而轻视,应到医院进行诊治和危险因素筛查,尽早进行针对性干预。好及时转入正规的康复机构康复,由卒中单元或卒中康复单元小组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和功能评价,确定其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坚持早期干预到后期康复医疗的全面治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医疗服务,使患者的身心功能得到大限度的恢复、补偿、改善和重建,增强参与社会的能力,加快中风的康复速度。

现在又到季节交替之机,气温变化较大,中风病人也有所增加。又是中风病人的高发期,也是中风病人的好发期。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小中风不可轻视,只有重视小中风,才能预防大中风。

老年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男性的发病风险略高于女性。人群监测资料显示,64%病例发生在55~75岁年龄段,其中55~6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为34.6%,45岁以下发病的比例占4.4%。近年来的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55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但40岁以上的人群,也应加强预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