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脊灰疫苗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接种脊灰疫苗后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调整、及时就医处理异常情况。
1、观察反应:
接种后需密切观察48小时内是否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常见反应。轻度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就医。接种部位硬结直径超过3厘米或红肿持续扩大应引起重视。
2、清洁护理:
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24小时内避免沾水。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周围皮肤,禁止搔抓或涂抹刺激性药膏。出现轻微渗出时可覆盖无菌纱布,每日更换两次。
3、活动限制:
接种当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接种部位摩擦。儿童应暂停游泳、足球等高强度活动3天。适当减少上肢活动量有助于减轻肌肉注射后的不适感。
4、饮食管理: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婴幼儿应维持原有喂养方式,不添加新辅食。多饮水促进代谢,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
5、异常处理:
出现持续呕吐、呼吸困难、全身皮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2周内若发生肢体无力需排查疫苗相关麻痹病例。保存好疫苗接种记录,出现异常时向医生准确提供接种时间等信息。
接种后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防交叉感染。哺乳期母亲可正常喂养,无需中断母乳。注意监测体温变化,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接种部位的刺激。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每日开窗换气两次以上。接种后两周内避免接触免疫缺陷患者,疫苗病毒存在极低概率的排泄风险。出现食欲减退等轻微反应时可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