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群链球菌侵入机体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A群链球菌侵入机体后可引起局部感染、毒素介导反应及侵袭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化脓性炎症、毒素血症和免疫损伤。感染进程可分为定植期、扩散期和全身反应期三个阶段。
1、局部定植:
A群链球菌通过黏附素与宿主上皮细胞结合,在咽部或皮肤破损处形成感染灶。菌体分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分解组织屏障,引发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化脓性炎症反应。扁桃体炎和脓疱疮是常见临床表现。
2、毒素释放:
病原体产生致热外毒素和溶血素,导致特征性猩红热皮疹、草莓舌等表现。毒素可激活大量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发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3、深部侵袭:
部分菌株突破局部防御向深部组织扩散,引起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肌炎。细菌蛋白酶破坏筋膜和脂肪组织,表现为皮肤紫绀、水疱形成及剧烈疼痛,可快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
4、免疫损伤:
菌体抗原与人体心肌、肾小球基底膜等组织存在交叉反应,感染后2-4周可能诱发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心脏杂音或血尿、蛋白尿,与III型超敏反应相关。
5、菌血症播散:
当细菌入血后可引发败血症,伴随多器官脓肿形成。孕妇感染可能导致产褥热,儿童可发生脑膜炎。细菌脂磷壁酸激活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饮食选择高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恢复期应监测尿常规和心电图,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出现呼吸急促、少尿或关节肿胀需立即复诊,警惕迟发性免疫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