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检查通常在怀孕24-28周进行,用于筛查妊娠糖尿病,帮助监测孕期血糖水平。孕期女性、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超重人群需注意此项检查,以便及时干预,降低妊娠糖尿病风险。
1、检查时间与原因
糖耐量检查主要针对孕妇,目的是筛查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孕期激素变化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血糖升高。孕期内,胎盘分泌的激素可能干扰胰岛素功能,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胎儿可能超重,增加分娩风险,或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低血糖问题。选择在怀孕24-28周进行检查,能更好地评估血糖代谢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检查流程与准备
糖耐量检查分为多次抽血化验。检查前,孕妇需空腹8-12小时,检查当天先采集空腹血糖样本。接着,医生会提供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孕妇需在5分钟内喝完。之后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后再采集血样进行检测。检查过程中,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检查结果若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血糖≥10.0mmol/L,2小时血糖≥8.5mmol/L,可能提示妊娠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的干预与管理
诊断妊娠糖尿病后,需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血糖。饮食方面,选择低糖、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藜麦、绿叶蔬菜,避免精制糖和高脂肪饮食。运动方面,建议进行轻中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药物治疗方面,若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医生可能开具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定期监测血糖,配合医生指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糖耐量检查是孕期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超重孕妇,更需重视。通过及时筛查、科学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怀孕期间,建议孕妇定期产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有任何异常,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