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怎么按摩 按摩手法有哪些

来源:复禾健康

按摩保养可是每个人都不能忽视的保健方法。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治病,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不同原因的疼痛,都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如果常按摩一些重要穴位可能效果比吃补品还要好,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

穴位按摩

合谷穴:抗击各种疼痛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适宜各种疼痛,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疼痛。

中脘穴:养胃治胃病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

足三里穴:犹如吃参茸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适宜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内关穴:护心脏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坚持按摩一个月后,患者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太溪穴:防治慢性肾病的良药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

以上介绍的这些身体穴位,关键时刻能保命的,所以按摩这些穴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穴位按摩的好处一定是要坚持才能显现出来,如果单纯的按摩一下就想有效果可能没那么容易。

穴位按摩手法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宜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常按摩此养生穴位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

这些穴位都很好找,我们平时空闲下来的时候都可以按摩,每天都坚持按摩一会效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了,穴位按摩不需要用太大的劲,力道适中就可以,自己要掌握好度。

按摩穴位防病

一、脾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二、肺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结语:以上介绍的穴位按摩防病治病我们应该都了解了,穴位按摩的手法我们需要好好地学习一下,以上介绍的知识我们可以试试看,这些穴位经常按摩的好处真的很多,希望大家能掌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