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像表现有哪些
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像表现主要有肺动脉高压征象、右心室增大、肺纹理改变、心影形态异常及胸腔积液。
1、肺动脉高压:
胸部X线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横径超过15毫米,CT肺动脉造影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分支扩张。心脏超声可测得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常伴有三尖瓣反流。这些征象提示肺血管阻力增加,是肺心病影像诊断的核心依据。
2、右心室增大:
胸片显示心尖圆隆上翘,心影呈"梨形"改变。心脏CT或MRI可见右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大,室间隔向左心室侧膨出。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超过33毫米,伴随右心室功能减退时可见收缩期三尖瓣环位移减低。
3、肺纹理改变:
X线表现为肺野外围血管纹理稀疏,呈"截断征",而肺门血管影增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者可见肺气肿征象,间质性肺病者可能出现网格状或蜂窝状阴影。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小动脉分支减少及肺实质病变特征。
4、心影形态异常:
胸片可见心影横径增大,心胸比率超过0.5,侧位片显示胸骨后间隙缩小。心脏CT三维重建可见右心室流出道增宽,肺动脉圆锥膨隆。严重者出现心包积液时,心影呈"烧瓶样"改变,超声检查可明确积液量。
5、胸腔积液:
晚期患者胸片显示肋膈角变钝,超声或CT可见胸腔内液性暗区,多为漏出液性质。右侧胸腔积液更为常见,与体循环静脉压升高相关。大量积液时可导致纵隔向健侧移位,需与肺部感染性病变鉴别。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3克以下,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建议采用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根据心肺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注意监测下肢水肿情况,每日定时测量踝围,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右心衰竭加重。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