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可不可以肝移植 了解肝移植的适应症
肝硬化患者符合特定条件时可进行肝移植治疗,肝移植适应症主要有肝功能失代偿、原发性肝癌符合米兰标准、急性肝衰竭、先天性代谢性肝病、终末期胆汁淤积性肝病。
1、肝功能失代偿:
当肝硬化进展至Child-PughC级或出现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反复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表明肝脏功能已无法维持生命需求。这类患者通过肝移植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评估需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
2、原发性肝癌:
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单发肿瘤直径≤5cm或多发肿瘤≤3个且最大直径≤3cm)是理想移植对象。移植能同时解决肝硬化基础病变和恶性肿瘤问题,但需排除肝外转移和血管侵犯。术后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影像学复查。
3、急性肝衰竭:
暴发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导致的急性肝坏死,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进行性加重、意识障碍时,需紧急评估肝移植指征。这类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移植是唯一生存希望,但需在脑水肿不可逆前完成手术。
4、代谢性肝病:
威尔逊病、遗传性血色病等先天性代谢缺陷导致的肝硬化,移植可根治原发病。这类患者通常年轻且无其他器官损伤,移植后长期预后良好。术前需全面评估铜蓝蛋白、铁代谢等指标。
5、胆汁淤积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终末期患者,当出现皮肤顽固性瘙痒、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时需考虑移植。这类患者需特别注意术后胆道并发症预防,免疫抑制剂方案需个体化调整。
肝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肝功能。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避免生食和酒精。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恢复,但需避免对抗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接种必要疫苗,注意预防感染。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稳定后每3-6个月随访,出现发热、黄疸、腹痛需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对长期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