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是如何传染的 这几个传染途径知道吗
结核性胸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
1、呼吸道飞沫: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可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菌飞沫后,细菌可能经支气管到达胸膜腔,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引发胸膜感染。规范佩戴口罩、保持通风可有效阻断该传播途径。
2、密切接触传播: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共处密闭空间,共享餐具、洗漱用品等行为可能造成间接接触感染。结核菌可在干燥痰液中存活数月,接触污染物后未彻底洗手即触摸口鼻,可能造成病原体侵入。建议患者单独使用生活用品并定期消毒。
3、消化道传播:
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或食用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食物,结核菌可能通过肠壁淋巴系统扩散至胸膜。该途径在畜牧区较常见,巴氏消毒牛奶及彻底加热食物可预防感染。
4、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患活动性结核病的母亲,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时产道分泌物将病菌传染给新生儿。这类患儿可能出现先天性结核性胸膜炎,孕期规范抗结核治疗可降低传播风险。
5、医源性传播:
支气管镜检查、胸腔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时,若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病原体直接接种至胸膜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一次性医疗耗材能有效避免此类传播。
预防结核性胸膜炎需多管齐下:保持每日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以增强免疫力;饮食中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每日食用鸡蛋、鱼肉及豆制品;室内每天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与可疑症状者接触后及时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新生儿应按计划接种卡介苗。出现持续低热、夜间盗汗、胸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