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原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胸闷、下肢水肿和紫绀。症状发展通常从轻度活动后气促逐渐进展至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右心衰竭表现。
1、劳力性呼吸困难:
早期表现为爬坡或快步行走时气促,随着病情进展,轻微活动如穿衣、进食即可诱发。这与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加有关,需通过低流量吸氧和避免剧烈活动缓解。
2、心悸胸闷:
因心肌慢性缺氧引发心律失常,患者常自觉心跳沉重或不规则,伴随前区压迫感。心电图检查多显示右心室肥厚或房性早搏,建议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3、下肢水肿:
右心功能失代偿时出现踝部凹陷性水肿,午后加重晨起减轻。需限制钠盐摄入并抬高下肢,若水肿蔓延至大腿需警惕全心衰竭。
4、紫绀:
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呈现青紫色,是血氧饱和度低于85%的典型表现。寒冷环境会加重症状,应注意保暖并使用便携式血氧仪监测。
5、右心衰竭:
晚期可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伴压痛。可能与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有关,需立即就医进行强心利尿治疗。
高原地区居民应保持每日至少3000毫升饮水,适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以促进造血功能。建议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登高和负重活动。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每月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和心脏超声。出现持续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时,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肺水肿,需紧急下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