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有什么表现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该病可能由食物过敏、寄生虫感染、药物反应、免疫异常及遗传因素引起。
1、腹痛:
腹痛是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脐周或上腹部疼痛。腹痛程度可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绞痛,常与进食相关,可能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和炎症刺激导致。
2、腹泻:
患者常出现慢性腹泻,粪便性状可为稀便或水样便,严重时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腹泻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吸收功能障碍及肠蠕动加快有关,长期腹泻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
3、恶心呕吐:
胃肠道受炎症刺激时可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当病变累及胃部时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营养摄入不足。
4、体重下降:
由于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及食欲减退,患者往往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状态可能表现为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儿童患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5、营养不良:
慢性炎症导致蛋白质、脂肪及各类维生素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表现。部分患者因食物过敏需严格限制饮食,进一步加重营养失衡。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需注意饮食管理,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选择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日常应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定期监测营养指标。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内镜及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