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是不是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可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核菌素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式综合判断。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表现包括咳嗽、低热、盗汗等。
1、临床症状:
肺结核早期表现为持续两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可能伴有少量黏液痰或血丝痰。典型症状包括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胸膜受累表现。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筛查肺结核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的浸润性病变。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空洞、树芽征等特征性改变。影像学表现需与肺炎、肺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3、实验室检测:
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是确诊开放性肺结核的重要依据,需连续三天留取晨痰。痰培养可提高检出率,但需4-8周时间。血液检查常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异常。
4、结核菌素试验:
皮内注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后48-72小时观察硬结直径,≥15毫米或水疱形成提示结核感染。该试验适用于筛查潜伏感染,但卡介苗接种者可能出现假阳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5、分子生物学诊断:
GeneXpert等核酸扩增技术可快速检测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及利福平耐药基因,2小时内出结果。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检测特异性T细胞反应辅助诊断,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
怀疑肺结核时应做好呼吸道隔离,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每日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适量补充维生素A、D增强黏膜抵抗力。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筛查,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胸部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