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父母过了50岁后,一定要打这2种疫苗!别不当回事
父母年纪大了,总说"小病小痛不用管",可有些预防措施真的不能省。身边好几个长辈因为可预防的疾病遭罪,才意识到疫苗的重要性。今天就重点说说50岁后最该接种的两种疫苗,为了父母的健康,这些知识必须了解。
一、带状疱疹疫苗:预防"缠腰龙"的利器
1、什么是带状疱疹?
这是由水痘病毒再次活跃引起的疾病,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疼痛性皮疹。50岁后发病率明显上升,每3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病。
2、为什么必须接种?
带状疱疹最可怕的是后遗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有患者形容"连衣服摩擦都痛不欲生"。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70%以上。
3、接种注意事项
目前推荐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需接种2剂,间隔2-6个月。常见副作用仅为轻微发热或注射部位疼痛。
二、肺炎球菌疫苗:守护呼吸健康
1、肺炎的隐蔽危害
肺炎在老年人中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但病情进展快,是导致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2、双重防护更安心
建议先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年后接种23价多糖疫苗。这种"组合拳"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3、这些人群尤其需要
患有慢性病(如慢阻肺、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吸烟者,更应该及时接种。
三、关于中老年疫苗接种的常见疑问
1、"疫苗会不会有副作用?"
常见反应都是轻微且短暂的,如低热或局部红肿。相比疾病本身的风险,这些完全可以接受。
2、"年轻时打过还要再打吗?"
免疫力会随时间下降,需要加强免疫。比如肺炎疫苗建议5年复种一次。
3、"有慢性病能接种吗?"
多数慢性病患者正是需要优先接种的人群,但具体要咨询医生评估。
四、其他值得考虑的疫苗
1、流感疫苗
建议每年接种,能显著降低老年人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风险。
2、破伤风疫苗
每10年应加强接种一次,特别是经常接触土壤或从事园艺的长辈。
3、乙肝疫苗
如果从未接种或抗体不足,建议补种,共需3剂。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趁着父母身体还硬朗时做好防护,比生病后再治疗要明智得多。下次带父母体检时,记得主动询问医生这些疫苗接种事宜。健康无价,这些小小的预防措施,可能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