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停止使用这种酱油,吃得越多,血管或越堵?医生给出明确答案

酱油瓶上这个标签没看清,小心血管变"堵车现场"!最近不少人在后台问:听说酱油会堵塞血管?吓得连红烧肉都不敢做了。其实问题不在酱油本身,而是藏在配料表里的这个"隐形杀手"。

马上停止使用这种酱油,吃得越多,血管或越堵?医生给出明确答案

一、酱油里的血管"堵路工"是谁

1、钠含量超标是主因

每15ml酱油含钠量约1000mg,相当于每日推荐量的一半。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负担。

2、焦糖色素的潜在风险

部分低价酱油用焦糖色素代替传统酿造,这种添加剂可能促进动脉硬化。认准"酿造酱油"字样很关键。

3、防腐剂的代谢压力

苯甲酸钠等防腐剂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间接影响血脂代谢。玻璃瓶装酱油通常防腐剂更少。

二、三招教你挑对酱油

1、看氨基酸态氮数值

特级酱油≥0.8g/100ml,数值越高鲜味越足。低于0.4g/100ml的可能是配制酱油。

2、配料表越短越好

优质酱油只有水、大豆、小麦、盐四种原料。出现"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等要警惕。

3、摇一摇看泡沫

酿造酱油摇晃后泡沫细腻持久,配制酱油泡沫大且快速消散。瓶底沉淀物多的慎买。

三、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1、高血压患者

每日酱油用量控制在10ml以内,做菜时先用醋或柠檬汁提鲜,最后少量酱油调味。

2、慢性肾病患者

需要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建议选择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用量减半。

3、心血管高风险人群

避免购买含"植物蛋白水解液"的酱油,这类产品钠含量往往超标50%以上。

四、健康使用酱油的秘诀

1、出锅前再放酱油

高温久煮会破坏营养成分,临出锅时加入既能提鲜又减少用量。

2、巧用替代方案

用香菇粉、虾皮粉替代部分酱油,既增鲜又减盐。凉拌菜改用香醋+芝麻酱组合。

3、控制总量有妙招

使用喷雾式酱油瓶,或者把酱油倒在勺子里再入锅,比直接倒节省30%用量。

马上停止使用这种酱油,吃得越多,血管或越堵?医生给出明确答案

现在就去厨房看看你家酱油的配料表吧!如果发现排在第二位的不是"大豆"而是"脱脂大豆",或者配料超过5种,建议换瓶更健康的。记住,美食与健康从来都不矛盾,关键在懂得聪明选择。下次做红烧肉时,试试先用冰糖炒糖色,最后只加一勺酱油提色,味道照样香浓还更健康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