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缺乏症指的是什么意思
维生素B2缺乏症指因核黄素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引起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角炎、舌炎、眼部症状等。维生素B2缺乏症可能由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代谢需求增加、药物干扰、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均衡:
长期缺乏富含核黄素的食物是主要诱因。动物肝脏、蛋类、乳制品及深绿色蔬菜是核黄素主要来源,素食者或挑食人群易出现摄入不足。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50克猪肝补充。
2、消化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肠道手术或乳糜泻等疾病会影响核黄素吸收。这类患者常伴随体重下降、脂肪泻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补充水溶性维生素B2制剂。
3、代谢需求增加:
妊娠期、哺乳期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核黄素消耗量增加。孕妇每日需要量较常人增加0.3毫克,可能出现角膜血管增生等特殊表现,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
4、药物干扰:
某些抗疟药、抗抑郁药会影响核黄素转化为活性形式。长期服药者若出现畏光、视物模糊等眼部症状,应考虑药物性维生素B2缺乏可能。
5、慢性疾病:
肝硬化、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会加速核黄素流失。这类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维生素缺乏,需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与干预。
预防维生素B2缺乏需保证每日膳食中含1-1.3毫克核黄素,乳母及重体力劳动者可增至1.6毫克。建议每周食用3次动物肝脏,搭配粗粮和绿叶蔬菜以促进吸收。出现口唇皲裂、阴囊皮炎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继发感染。长期饮酒者需特别注意补充,因酒精会干扰核黄素代谢。儿童生长发育期及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阶段,可定期检测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