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太高会引起什么样的情况
尿糖过高可能引发渗透性利尿、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尿糖升高主要由血糖控制不佳、肾脏重吸收功能障碍、妊娠期生理变化、药物影响、遗传性肾性糖尿等因素导致。
1、渗透性利尿:
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作为渗透性物质会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多尿和脱水。长期渗透性利尿可能引发血容量不足,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乏力等症状。需通过控制血糖、补充水分纠正。
2、电解质紊乱:
高尿糖伴随多尿时,钠、钾等电解质随尿液大量流失。低钾血症可致肌无力、心律失常,低钠血症可能引发嗜睡或抽搐。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口服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3、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患者尿糖显著升高时,因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紧急胰岛素治疗及补液纠正酸中毒。
4、泌尿系统感染:
尿糖为细菌生长提供营养基质,易诱发膀胱炎、肾盂肾炎,表现为尿频尿痛、发热腰痛。需进行尿培养检查,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严格控制血糖。
5、糖尿病肾病:
长期尿糖超标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初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进展至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保护肾功能。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高糖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加重或尿液泡沫增多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