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吐黄水粘稠物怎么回事
婴儿吐黄水粘稠物可能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感染性胃肠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
1、喂养不当:
喂养过量或姿势不正确会导致乳汁与胃酸混合形成粘稠物。表现为进食后呕吐物含奶块及淡黄色液体。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避免立即平躺。
2、胃食管反流:
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引发胃内容物反流,呕吐物可带有胆汁样黄绿色。可能与早产儿消化系统未成熟有关,通常伴随哭闹拒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改善症状。
3、感染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呕吐物呈黄色粘液状并伴有腹泻发热。需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轻症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防治脱水,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4、先天性畸形:
幽门肥厚或肠旋转不良等畸形会导致胆汁混合呕吐物,呈鲜黄色且喷射状吐出。需通过腹部超声确诊,多数需手术矫正,如幽门环肌切开术等。
5、胆汁反流:
肠梗阻等疾病引发胆汁逆流至胃部,呕吐物呈深黄色并带苦味。可能伴随腹胀、排便停止,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解除梗阻。
日常需记录呕吐频率与性状,选择防呛奶瓶喂养。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免油腻饮食,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若呕吐物带血丝、呈咖啡渣样或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保持婴儿侧卧防误吸,呕吐后用小勺喂补液盐水,每次5毫升间隔10分钟。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出生后前三个月每月增重应达600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