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折石膏的固定方法?
跖骨骨折石膏固定方法主要有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开放复位石膏固定、功能位石膏固定、短腿石膏固定、行走石膏固定。
1、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后将患肢置于中立位,使用石膏绷带从足趾基部缠绕至小腿中段,塑形时需注意维持足弓形态。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通常固定4-6周。
2、开放复位石膏固定:
针对严重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需手术切开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再辅以石膏外固定。石膏需跨越踝关节保持跖屈10-15度,防止骨折端旋转。术后2周更换石膏时需评估伤口愈合情况。
3、功能位石膏固定:
将踝关节固定于90度功能位,足部呈中立位。石膏厚度需均匀,在足跟、内外踝等骨突部位加垫保护。固定范围包括足趾近节至胫骨结节下方,确保骨折远端至少有相邻两个关节被固定。
4、短腿石膏固定:
适用于单纯跖骨干骨折,固定范围自足趾至腓骨小头下方。石膏成型时需在足底塑出横弓与纵弓,避免平足畸形。固定期间可配合使用拐杖进行非负重行走,6周后逐步过渡到负重训练。
5、行走石膏固定:
在传统石膏底部加装行走铁镫,允许早期部分负重。需特别注意石膏边缘的平滑处理,防止皮肤磨损。适用于骨折后期康复阶段,通常在第3-4周更换为行走石膏,每日负重时间需逐步增加。
石膏固定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促进消肿,每日检查足趾血运及感觉。拆除石膏后需进行踝关节屈伸、足趾抓握等康复训练,配合超声波或红外线理疗促进骨愈合。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适量食用乳制品、深海鱼及坚果。恢复期行走建议穿硬底鞋提供足弓支撑,避免剧烈跑跳运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