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处摔下脚后跟一用力就疼
从高处摔下后脚后跟疼痛可能由跟骨骨裂、足底筋膜炎、跟腱损伤、软组织挫伤或关节错位引起,可通过制动休息、冷敷镇痛、药物缓解、支具固定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跟骨骨裂:
高处坠落时足跟部垂直受力易导致跟骨线性骨折,表现为负重时剧烈刺痛伴局部肿胀。需立即停止行走并拍摄X光片确认,轻度骨裂采用石膏托固定4-6周,严重移位需行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康复期可补充钙质促进骨愈合。
2、足底筋膜炎:
坠落冲击力可能造成足底筋膜急性撕裂,表现为足跟内侧灼痛且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急性期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缓解炎症,慢性期需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选择足弓支撑鞋垫分散压力。
3、跟腱损伤:
足部着地时跟腱承受过度牵拉力可能引发部分断裂,出现足跟后方钝痛及提踵无力。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完全断裂需手术缝合,部分损伤采用踝关节支具保持跖屈位制动。
4、软组织挫伤:
足跟脂肪垫受到暴力挤压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局部淤血肿胀并伴随按压痛。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肿胀消退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早期按摩加重出血。
5、距下关节错位:
坠落时足部内翻或外翻可能引起距骨与跟骨关节对位异常,表现为负重时深部绞锁感伴活动受限。需通过CT三维重建确诊,手法复位后采用短腿石膏固定3周,后期加强踝周肌力训练预防习惯性脱位。
伤后三个月内建议穿戴硬底鞋减少跟骨冲击,每日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改善局部血运,康复期避免跳跃及爬坡运动。饮食注意增加牛奶、虾皮等富钙食物摄入,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青紫蔓延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排除隐匿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