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电图能查出来吗
心肌梗死可通过心电图检查确诊,典型表现包括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和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主要依据波形异常、动态演变和对应导联变化。
1、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最特征性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反映心肌透壁性缺血损伤。这种改变通常在胸痛发作后20分钟内出现,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演变为病理性Q波。ST段抬高的形态和幅度对判断梗死范围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2、病理性Q波:
心肌坏死区域会出现深度超过1/4R波、宽度大于0.04秒的病理性Q波,提示不可逆的心肌损伤。Q波通常在梗死发生后8-12小时出现,可持续存在,是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之一。
3、T波改变:
急性期可见T波高尖(超急性期改变),随后逐渐演变为对称性深倒置。T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但尚未坏死,这种改变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
4、动态演变: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具有典型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超急性期T波改变→ST段抬高→Q波形成→ST段回落→T波倒置的序列演变。连续心电图监测对确诊和判断梗死分期至关重要。
5、定位诊断:
不同导联的异常改变可定位梗死部位:前间壁(V1-V3)、前壁(V3-V4)、侧壁(I、aVL、V5-V6)、下壁(II、III、aVF)、后壁(V7-V9)。多导联同步记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心电图检查是心肌梗死诊断的首选筛查手段,具有快速、无创、可重复的特点。建议疑似心肌梗死患者立即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每15-30分钟重复记录以观察动态变化。同时需结合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出现持续性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