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弥漫性肺炎
弥漫性肺炎可否进行洗肺:准确的来说,洗肺就是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整个过程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的,会将一根外形Y双腔支气管导管,从患者的口中插入导管,插好后就可以开始肺泡灌洗,每灌洗一回,大约需要三到六分钟,需要灌洗多少回,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因人而不同。弥漫性肺炎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间质性肺炎,它是一种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的疾病,病因多样,以咳嗽和活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病情往往逐渐加重,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分为磨玻璃样改变和蜂窝状改变,磨玻璃样改变可能是由于细菌、病毒、非典型致病菌、真菌引起的。
肺炎支原体用药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中的一种,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干咳,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咽痛、头痛、乏力、肌肉痛的症状。喹诺酮类的主要是包括左氧氟沙星、盐酸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等,如果年龄>18周岁以上的支原体感染,还是建议应用喹诺酮类的药物。支原体肺炎的用药有以下几点。
肺炎支原体弱阳性怎么治疗
出现了肺炎支原体弱阳性的情况,首先要做一下胸部CT的检查,明确一下是不是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炎,如果确实存在,需要使用一些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来进行消炎的治疗,效果才是比较好的。由于肺炎支原体比较敏感,可以选择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如果患者发烧的体温比较高可以选择退热药物控制体温。肺炎支原体弱阳性,首先考虑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刚开始抗体滴度没有反应到最大,需要及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治疗。
痰多是肺炎好转的迹象吗
通过用止咳化痰和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以后,痰液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时全身的症状也会慢慢的减轻,几乎没有发烧的现象,或者只有低烧,咳嗽也可没有以前那么频繁,胸部的症状也会减轻,这时候如果再做血常规检查的话,会发现各项指标已经慢慢趋于正常,这种情况才说明肺炎已经有好转。临床上它的增多意味着人体正处于正邪交争之际,应该继续进行相关的抗生素抗炎治疗,通过化痰药氨溴索、溴己新的合理应用,适当的应用平喘药,像二羟丙茶碱、氨茶碱等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支气管炎、肺炎等出现的痰多有很好的疗效。只有痰多这一种症状,不能判断肺炎有没有好转,还需要从其他方面来考虑。
支气管炎肺炎吃什么药
肺炎、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抗感染为主,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同时,给予化痰对症的处理,比如氨溴索胶囊、标准桃金娘油、乙酰半胱氨酸等。支气管炎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全身症状较为轻微,但可出现低热、畏寒、周身乏力、自觉咽喉部发痒,并有刺激性咳嗽以及胸骨后疼痛,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对于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要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
肺炎恢复期多久
肺炎的恢复期取决于病情的轻重、病人的状态以及病人的有无些基础病以后,才能够综合的决定。体温恢复到正常精神状态会好转,食欲也会出现一个好转的现象,但还是不佳,咳嗽次数没有很频繁,主要是干咳和咳白色黏痰,刺激性咳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感染。
孩子的肺炎是生活中捂出来的吗
从人体解剖结构看,环状软骨以上为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再往下就是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常见感染是气管和支气管炎,再往下,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呼吸道感染,就是肺炎了。
大家都知道肺炎是婴幼儿阶段的重症,谁也不愿意和这个东东扯上关系。所以这几节要解决的问题是:肺炎是怎么得的?如何预防?
我的宝宝出生后,老人就提醒我们不要给孩子捂着啊,小心肺炎。我们的习惯,是经常开窗通风(当时是冬天),注意室内温度和宝宝的体温,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宝宝的体温给宝宝改变裹覆物。
当裹覆多了的时候,老人们还是要提醒,别捂着啊,冻一点儿好,小孩子“火力”大着呢。我们同意孩子不能捂的观点,但是也不同意宝宝要冻,至少应该是在保证宝宝体温的前提下吧。
后来发现,原来这个不捂的观点其实很流行。经常在社区里听到宝宝的父母们或者带孩子的老人们相互说,孩子可不能捂啊,对啊——不能捂,要不会得肺炎啊……
那么,肺炎真是“捂”出来的吗?
如果大家去读医书,那么在讲到小儿肺炎病因的时候,会说是什么什么病原,侵袭什么什么位置,对肺部造成什么样的伤害,病理过程是怎样的……但对这些病原是如何侵袭的,什么情况下容易得肺炎,大多语焉不详。
有人说,读医书基本等于没读,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其实我想说明一下,医书是给我们看病做指导的,不是用来讲防病的,而且很多常见病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捂”可以导致宝宝体温过高,也可能降低宝宝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过度的捂盖还会导致小宝宝呼吸不畅,甚至出现高热惊厥,但“捂”不是肺炎的直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