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丧失。感染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艾滋病期,增加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风险。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关键,包括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避免高危行为和定期检测。
1、艾滋病的病因
艾滋病的直接原因是HIV病毒感染。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性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在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中。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等。母婴传播则可能发生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CD4T淋巴细胞,破坏免疫系统功能。
2、艾滋病的症状
HIV感染后分为急性期、潜伏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期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症状类似流感,如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容易被忽视。潜伏期可能持续数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复制。进入艾滋病期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如肺炎、结核病、念珠菌感染等,以及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
3、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
艾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测,包括HIV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ART需终身服用,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
4、艾滋病的预防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避免高危行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性传播风险。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血液制品安全是预防血液传播的重要措施。HIV阳性孕妇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剖宫产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普及艾滋病知识、消除歧视、鼓励检测也是预防的重要环节。
艾滋病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治疗和有效预防,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公众应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共同遏制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