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如何推进?以触发波的“名义”

来源:复禾健康

在我们体内,每天有许多新细胞产生,相应地,也有大量旧细胞死去。为了维持体内各组织细胞的适宜数量,其新生与死亡需要达到动态平衡。细胞凋亡,一种由基因精确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在这方面则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它还能清除无用的细胞,促进人体发育,例如人在胚胎期手指和脚趾的形成。可以说,细胞凋亡无时无刻不在体内运作。

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酶Caspase(半胱天冬酶)是细胞凋亡的最终执行者,可以把细胞分解为细小的碎片。当一个细胞大限将至,外界的分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受体接触,将死亡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激活半胱天冬酶,从而瓦解掉细胞。

距离很“长”,死亡信号要从细胞一端传到另一端

此前有研究发现,在细胞内的死亡信号分子,即激活的半胱天冬酶,总是从一个或几个分散的发源点,传递到各个角落,使细胞达到全局一致的凋亡状态。但具体的传播过程,一直未有实验能够揭示。一个很自然的假设是扩散现象,即分子在某特定区域产生,并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一般的体细胞,直径不会超过20微米,死亡信号通过扩散只需要几秒钟,就能从细胞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然而,由于扩散速率会随浓度差的减小而逐渐衰减,对于一些大体积的细胞,如可长达20厘米的大腿肌肉细胞,信号的传递得要耗费几十年时间,人体的寿命也不过如此。扩散的理论在这儿就说不通了。那么,细胞内信号的长距离传递又是如何实现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两位科学家程显睿和詹姆斯费雷尔的一项最新研究,解开了生物学上的这一谜题——死亡信号以触发波的形式在细胞内传递。

触发波是一种自我增强的反应——扩散波,区别于简单的扩散,其传播速度恒定,信号强度不会衰减。如果将扩散现象看作是动物在森林中觅食,那么触发波则是星火燎原。动物的力量会逐渐消耗,行走速度也越来越慢,而由于草木间能彼此点燃,火势凭借这种正反馈作用得以维持。

触发波的产生条件,除了正反馈外,还有空间耦合机制。“我们注意到,参与细胞凋亡的许多细胞质成分存在正反馈,且细胞质不同区域之间可通过扩散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细胞质可以成为触发波的传播媒介。”远在美国的程显睿接受科技日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再考虑到触发波的速度恒定,在长距离传播中比扩散快许多,于是他们提出细胞凋亡的传播机制是触发波的假说,并尝试用实验去验证。

一次关灯,研究难题迎刃而解

这次研究材料选用的是非洲爪蟾的卵细胞,其直径约为1300微米,是普通体细胞的100多倍。这样大的体积为信号的长距离传输提供了足够的场所,也方便研究人员区分出究竟是扩散还是触发波在起作用。

科学家将提取的细胞质,放到极细的透明长管里,用荧光探针来标记受到激活的半胱天冬酶,从而检测细胞凋亡在空间的传递。人为触发细胞凋亡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荧光点从长管一头匀速向另一头移动。经测算得出其传递速度为每分钟30微米,且不会随传递距离而改变。

为了排除这只是将细胞质放入长管后出现的假象,科学家继续对完整的卵细胞进行研究。然而,由于这种细胞不透明,荧光标记法就行不通了,那又如何观测死亡信号的传递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程显睿几个月。直到某一天,他关掉实验室里为观看荧光信号的荧光灯,把细胞放在普通日光灯下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在眼前:正在凋亡的细胞,其表面有一圈环形的深色波纹,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表面波起始于凋亡的触发点,且传播速度与之前的长管试验结果一致,从而有力证明了触发波是细胞内凋亡信号的传播机制。

除了细胞凋亡,触发波也与有丝分裂、神经信号的传导有密切关系。由于它所依赖的正反馈和偶合机制在生物调控中很常见,因此,在詹姆斯看来,今后将会在更多的生命现象中看到触发波的存在,这也是实验团队之后的研究方向。

程显睿告诉记者:“很多生物学家还没听说过触发波,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出现在教科书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