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鼓起来了一个包怎么办
牙龈鼓包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切开引流、根管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通常由食物嵌塞、牙周脓肿、根尖周炎、牙龈囊肿、颌骨病变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食物残渣长期滞留可能刺激牙龈形成炎性包块。使用牙线清除嵌塞物后,用生理盐水含漱可减轻肿胀。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间隙刷清洁患处,多数轻微肿胀可在3-5日内消退。
2、抗感染治疗:
牙周脓肿引起的鼓包多伴随剧烈跳痛和化脓。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配合头孢克肟等三代头孢。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38.5℃以上发热应及时复诊。
3、切开引流:
波动感明显的脓性包块需行切开引流术。局部麻醉后在包块最低处作切口,放置橡皮条引流脓液,术后每日用氯己定漱口液冲洗创口。该操作能迅速缓解疼痛并预防感染扩散。
4、根管治疗:
根尖周炎导致的牙龈瘘管需处理病灶牙。通过开髓引流、根管预备和三维充填消除根尖炎症,治疗完成后瘘管多可自行闭合。严重牙体缺损者需桩核冠修复。
5、手术切除:
持续增大的牙龈囊肿或颌骨囊性病变需手术摘除。术中完整刮除囊壁组织,较大骨腔需植入骨粉促进愈合。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排除成釉细胞瘤等颌骨肿瘤。
日常应注意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增加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吸烟者需控制每日吸烟量。出现牙龈包块伴自发痛、牙齿松动或面部肿胀时,需24小时内就诊口腔颌面外科。长期未愈的牙龈肿胀需拍摄锥形束CT排除颌骨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