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远期并发症有什么表现呢
血液透析远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病变、肾性骨病、贫血、感染风险增加及营养不良。这些并发症通常由长期代谢紊乱、毒素蓄积及透析不充分等因素引起。
1、心血管病变: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这与水钠潴留、尿毒症毒素蓄积及钙磷代谢紊乱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功能,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或调整透析方案。
2、肾性骨病:
钙磷代谢异常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痛、骨折和血管钙化。表现为关节僵硬、骨骼变形及活动受限。需严格控制血磷水平,补充活性维生素D,必要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3、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和铁代谢障碍是主要原因。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量下降。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补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
4、感染风险:
透析通路相关感染和败血症发生率增高。动静脉内瘘或导管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热痛,伴发热寒战。需严格无菌操作,出现感染征象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
5、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常见于长期透析者。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血浆白蛋白降低。需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内营养支持。
血液透析患者需定期监测并发症相关指标,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饮食注意低磷高蛋白,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心理疏导和社交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避免容量负荷过重。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预防感染。定期进行眼底、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