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后通常需要继续服药。手术如脑深部电刺激DBS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药物仍是控制症状的重要手段。术后用药需根据病情调整,通常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手术与药物的关系
帕金森病是由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减少引起的,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手术如DBS可以通过电刺激调节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帮助改善运动症状,但其作用有限,无法替代药物治疗。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服用药物以维持多巴胺水平,避免症状恶化。常见的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术后用药的调整
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手术效果调整药物剂量。部分患者可能在手术后减少药物用量,但完全停药的情况较为罕见。调整药物的原则是确保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患者需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3、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核心药物,术后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服药频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也可辅助使用。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可延缓疾病进展。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服药期间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4、生活方式与康复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如太极拳、步行等可改善运动功能。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缓解便秘等常见问题。心理支持也很重要,患者可通过与家人交流或参加病友互助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手术并非根治手段,术后仍需长期服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康复训练,才能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定期复诊、及时与医生沟通是管理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