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物理降温、合理用药、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雾可缓解鼻塞,每日清洁鼻腔2-3次。哺乳期婴儿可增加喂养频率,通过吞咽动作减轻咽部不适。
2、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防止寒战反应。退热贴可辅助降温,每4小时更换一次,注意观察皮肤反应。
3、合理用药:
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选用小儿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禁用成人复方感冒药,避免含伪麻黄碱成分药物。
4、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体温曲线变化,警惕持续高热超过3天。观察有无呼吸急促、嘴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注意精神状态改变,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需及时就医。记录每日进食量与尿量,防止脱水发生。
5、预防并发症:
避免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减少公共场所暴露。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次以上。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患儿餐具毛巾单独消毒。
患病期间宜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苹果泥,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12-16小时睡眠时间,采用半卧位缓解咳嗽。恢复期可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逐步增加户外晒太阳时间。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再恢复集体生活。密切观察2周内是否出现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继发感染征象,定期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