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五个原因
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主要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移位、侵入性操作、皮肤屏障破坏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1、免疫功能下降:
肝硬化导致肝脏合成功能减退,白蛋白及补体等免疫蛋白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引起白细胞破坏增加。患者易受细菌、病毒侵袭,常见自发性腹膜炎及肺部感染。需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2、肠道菌群移位:
门静脉高压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毒素及细菌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进入体腔。内毒素血症可诱发肝性脑病,细菌移位则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建议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3、侵入性操作:
腹腔穿刺、内镜检查等医疗操作可能破坏生理屏障,将外界病原体带入体内。操作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感染征象。严格无菌操作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风险。
4、皮肤屏障破坏:
黄疸患者皮肤瘙痒抓挠后易破损,下肢水肿部位皮肤变薄,均成为病原体入侵门户。常见蜂窝织炎和脓肿,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5、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导致淋巴细胞减少,抗体合成不足。患者常合并维生素A、锌缺乏,进一步削弱黏膜防御能力。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补充复合维生素。
肝硬化患者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腹水性状;保持居室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选择清蒸、炖煮等易消化烹饪方式,禁食生冷海鲜;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皮肤瘙痒时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剪短指甲防止抓伤。出现持续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