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隐隐疼痛是怎么回事 腹部隐隐疼痛警惕五种情况
腹部隐隐疼痛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泌尿系统结石、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饮食不规律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间歇性隐痛伴腹胀。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配合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
2、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易引发胃黏膜慢性炎症,疼痛多位于上腹部,进食后加重。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检测,确诊后采用四联疗法根除病菌。
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敏感度异常引起的功能性病变,疼痛位置不固定,常与排便相关。治疗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主,可选用解痉药配合认知行为疗法。
4、泌尿系统结石:
肾盂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产生放射性隐痛,多伴有血尿症状。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配合排石药物,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5、妇科疾病:
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导致下腹持续性隐痛,月经周期加重。需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抗炎治疗或腹腔镜手术。
建议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出现持续疼痛超过72小时、伴随发热或便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定期体检时建议增加胃肠镜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