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病怎么样?

中医治疗肾病怎么样?中药在肾脏病的治疗中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依靠中医药,它确实具有“简、便、廉、效”等优点,尤其是血肌酐在200--400μmol/L之间(肾功能不全期),及早中医治疗,能有效地延缓进入透析阶段的时间,部分病例能稳定数年甚至十余年。

慢性肾功能不全属肾虚,而肾虚血必淤,淤血必归肾,补肾需活血,血活肾易复.所以血淤是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只是程度不等,特点各异,与现代医学血凝障碍学说相吻合,同时血与气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关系,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采用通腑泄浊治其标,活血化淤治其本,益气养阴复其元,使许多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下降,部分得到康复。自觉症状改善,有效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1、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肾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肾主骨,生髓,以使骨坚齿固,脑充发荣,精力充沛。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亦至为密切,肾主纳气,气根于肾而归于肺,故有助于肺之吸气和肃降;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交于肾,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之温噀,而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肝肾同居下焦,肝木需赖肾水之濡养,肾经充足,则肝亦得滋养。膀胱主蓄津液,化气行水,但膀胱之气化,则需肾气之蒸腾。此为中医所谈肾之原。

中医疗法:湿、热(寒)、毒、淤的阻滞和脏腑功能虚损导致肾浊,邪毒的阻滞以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要表现,虚损以脾虚肾损为主。脾虚肾损是本,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是标。邪聚正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邪盛是导致肾衰加重的直接原因,故因以祛邪为基本治疗法则,从免疫学角度上讲是促进滞留于肾小球上的免疫复合物的排出,增强肾脏的封藏功能,达到自然修复,排出毒素(肌酐、尿素氮)的同时,尿中蛋白、潜血,管型等逐步消失。它们之间又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因此,降浊解毒、健脾益肾是整个病程的治疗原则。

降浊还原疗法是从肾病、尿毒症的病因病机出发,采用标本兼顾、辩证综合施治的思路,改进了中医药届采用活血化瘀、养阴益气等单一疗法。纠正了西医界治标不治本的透析疗法。方中不采用中医临床习用的木通、大黄、半夏等有损气血之药,做到方剂辩证,方证对应,较之认为慢性肾衰是肾阳虚,并力主温阳的治则;较之以西医界透析疗法,均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2、中医药治疗肾病具有一定优势。它通过辨证施治来修复肾组织,改善肾功能,使肾病得到控制。但要想取得好的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

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而且大大减轻了激素的副作用,具有我们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激素治疗前期、治疗间期和停药后期等不同阶段肾综患者的证侯演变,制定出肾综中西医结合三阶段的治疗方案。

1)大剂量使用激素阶段:由于激素为阳刚之品,服用时间又长,可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多有颜面潮红、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多食易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以及容易出现外感等症状,按中医辨证多为阴虚火旺,治疗当宜滋阴降火,选用旱莲草、生地、女贞子、枸杞、龟版、知母、黄柏等。中西药合用既能减少大剂量激素的不良反应,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缓解率。

2)激素减量阶段:当激素撤减至一定量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激素撤减综合征,患者将逐渐出现疲乏力、腰腿酸软、少气懒言等气虚,甚至畏寒肢冷、纳少便溏等阳虚的表现,意味着证候向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转化。此时应在继续使用滋阴补肾药的同时,适当加入补气湿肾药物如菟丝子、仙灵脾、锁阳、巴戟、肉丛蓉等。

3)激素减至维持量时:副作用已经较小,但病情常常在此时因外感等因素而复发,此时患者阴虚表现逐渐消失,而肾元亏虚,卫外不固。治法应以益气固肾、健脾活血为主。可酌加补气药如参、黄芪等及丹参、当归、益母草等活血化瘀之品。加用这些中药,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疗效,促进体内肾上腺皮质分泌和减轻激素撤减综合征,能减少反跳现象和帮助巩固疗效。

中医治疗肾病一定要注意:

一旦发生肾脏疾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肾脏有病就是因为“肾虚”,所以许多病人和家属一听到肾有了病,便急忙购买一些补肾强肾的保健品,还有的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就经常吃动物肾脏来补肾。

还有一些男士将“性功能低下”也简单理解成肾虚,认为“肾不好就是性不好”,盲目服用所谓的补肾壮阳。

中医治疗肾病怎么样?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加之某些不良广告宣传的误导,导致“补肾”中草药的滥用,不仅对防治肾脏病没有益处,加大了肾脏病患者的医疗花费,还会引起药物性肾损害发病率的上升,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一个重要病因。而胡乱吃动物肾脏,不但于肾无补,反而容易引发高尿酸血症和肾结石。这些都需要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和警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