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有血块怎么办 3个步骤教你产后快速恢复
产后子宫血块可通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观察出血量三个步骤处理。产后子宫血块通常由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按摩子宫:
产后子宫按摩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宫腔内积血。具体方法为用手掌在产妇肚脐下方做环形按摩,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宜,每次持续5-10分钟。按摩时注意观察产妇面色及出血情况,如出现头晕、大量出血应立即停止。
2、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如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五加生化胶囊等。这些药物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加速宫腔内血块排出。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阴道出血情况。
3、观察出血量:
正常恶露量应逐渐减少,如发现血块直径超过3厘米或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提示可能存在产后出血。需记录出血开始时间、血块大小及数量,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异常出血可能需进行超声检查或清宫手术。
产后恢复期建议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3次;饮食宜多摄入高铁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如出现发热、恶露异味或持续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产后42天需按时返院复查子宫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