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性皮炎的病因有哪些 虫咬性皮炎的四个病因浅析
虫咬性皮炎主要由节肢动物叮咬、接触毒液或过敏反应引起,常见病因有蚊虫叮咬、螨虫寄生、跳蚤侵袭、蜂类蜇伤四种。
1、蚊虫叮咬:
雌蚊吸血时注入含抗凝血酶的唾液,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婴幼儿可能出现水疱或瘀斑。过敏体质者需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2、螨虫寄生:
尘螨或疥螨通过接触传播,其分泌物及代谢产物刺激皮肤。特征为夜间加重的线状丘疹,好发于指缝、肘窝等薄嫩皮肤处。除螨需高温烫洗衣物,严重者使用硫磺软膏杀灭虫体。
3、跳蚤侵袭:
猫蚤、狗蚤叮咬后注入含组胺类物质,造成群集性红色斑丘疹。皮疹多呈三角分布,常见于踝关节周围。环境消杀需配合宠物驱虫,皮肤破损时避免抓挠继发感染。
4、蜂类蜇伤:
蜜蜂、马蜂毒液含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引发剧烈疼痛性水肿。严重过敏可致喉头水肿或休克,需立即移除毒刺并用碳酸氢钠冲洗。全身反应者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抢救。
预防虫咬性皮炎需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定期暴晒寝具。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物,喷洒避蚊胺类驱虫剂。饮食补充维生素B1可减少蚊虫叮咬概率,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发热需及时皮肤科就诊。过敏体质人群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避免搔抓导致色素沉着或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