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表现有哪些
距腓前韧带损伤主要表现为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不稳及淤血。症状严重程度与韧带损伤程度相关,通常分为轻度拉伤、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三种类型。
1、外侧疼痛:
踝关节外侧出现持续性钝痛或锐痛,尤其在足部内翻或负重时加剧。疼痛点多位于外踝前下方,可能伴随压痛感。急性期疼痛剧烈,慢性损伤则表现为活动后隐痛。
2、局部肿胀:
损伤后数小时内出现外踝周围软组织肿胀,严重者可波及整个踝关节。肿胀程度与韧带损伤程度呈正比,完全断裂时可能出现关节腔积血导致明显膨隆。
3、活动受限:
踝关节背屈和内翻活动度显著下降,行走时出现跛行。患者常诉上下楼梯困难,严重者无法完成单腿站立。慢性损伤可能伴随关节僵硬感。
4、关节不稳:
韧带功能受损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表现为行走时有"打软腿"现象,容易反复扭伤。完全断裂时可能出现踝关节异常错动感,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阳性。
5、皮下淤血:
损伤48小时后可能出现外踝周围皮肤青紫,严重者淤血范围可延伸至足背。淤血程度反映软组织损伤范围,通常2-3周逐渐吸收。
建议损伤初期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避免热敷和剧烈活动。恢复期可进行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如提踵练习、平衡垫训练等。日常选择高帮运动鞋提供支撑,避免崎岖路面行走。若出现持续关节不稳或反复扭伤,需考虑韧带重建手术。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适当增加奶制品和深海鱼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