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囊肿区别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卵巢囊肿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卵巢囊肿多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囊性结构。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激素水平及治疗原则五个方面。
1、发病机制: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内分泌紊乱相关,存在卵泡发育障碍;卵巢囊肿多为黄体囊肿、滤泡囊肿等生理性改变,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病理性增生。
2、临床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痤疮、多毛等高雄激素症状,常合并肥胖;卵巢囊肿多数无症状,较大囊肿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或急性扭转疼痛。
3、影像学特征:
超声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呈项链样排列的多个小卵泡,卵巢体积增大;卵巢囊肿则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液性暗区,囊壁薄而光滑。
4、激素水平: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升高,睾酮水平增高;卵巢囊肿患者激素水平通常正常,除非为功能性囊肿。
5、治疗原则:
多囊卵巢综合征需长期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二甲双胍等药物调节代谢;卵巢囊肿多数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需根据性质选择囊肿剔除或附件切除术。
日常需关注月经周期变化,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出现持续腹痛或月经紊乱超过三个月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定期妇科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