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骨折120天走路还疼怎么回事
脚后跟骨折120天后仍疼痛可能由骨折未完全愈合、软组织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足底筋膜炎或康复训练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复查、物理治疗、药物镇痛、康复调整及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骨折未完全愈合:
跟骨血供较差且承重压力大,愈合周期常需3-6个月。若早期负重过早或固定不牢,可能导致延迟愈合。需通过X线或CT确认骨痂形成情况,必要时延长制动期并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骨修复。
2、软组织损伤遗留:
跟骨骨折常伴随周围肌腱、韧带损伤,这些结构修复速度慢于骨骼。持续疼痛可能与跟腱粘连或足底筋膜挛缩有关,建议超声检查评估软组织状态,采用冲击波治疗配合牵拉训练缓解粘连。
3、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时,关节软骨破坏会引发继发性关节炎。表现为晨僵和负重痛,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炎症,严重者需关节融合术。磁共振能早期发现软骨损伤迹象。
4、足底筋膜炎:
长期制动导致足底筋膜弹性下降,恢复行走后反复牵拉引发炎症。疼痛集中于足跟内侧,建议使用矫形鞋垫分散压力,配合夜间支具保持筋膜伸展,局部封闭治疗对顽固性疼痛有效。
5、康复训练不当:
过早进行跳跃或长距离行走会加重微损伤。应遵循渐进式康复原则,从水中行走过渡到平地训练,疼痛持续时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同时进行足踝本体感觉训练。
康复期间建议每日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穿硬底鞋;摄入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黑芝麻、牛筋汤;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若疼痛伴随发红发热或活动受限加重,需及时排除感染或畸形愈合可能。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康复计划,通常完全恢复需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