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是怎么回事 认识两种妇科疾病
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长期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切除、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失衡是主要诱因。卵巢囊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排卵障碍,子宫肌瘤与雌激素受体过度敏感相关。临床常用孕激素制剂调节周期,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严重者需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或肌瘤剔除术。
2、遗传因素:
约20%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BRCA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卵巢囊肿恶变风险,子宫肌瘤患者常有染色体7q32异常。这类患者需每半年进行妇科超声监测,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物。
3、炎症刺激:
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可导致输卵管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可能刺激肌瘤增长。患者常伴有下腹坠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急性期需用抗生素治疗,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4、子宫内膜异位:
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可形成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常合并肌瘤。典型表现为进行性痛经和经量增多,CA125指标轻度升高。建议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控制病灶发展。
5、长期精神压力:
焦虑抑郁状态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激素分泌。这类患者囊肿和肌瘤增长较慢,但易复发。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八段锦等减压,必要时联合疏肝解郁类中药调理。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和豆制品调节雌激素代谢,限制蜂王浆等含动物性雌激素的食物。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控制体重,BMI超过24会增加复发风险。35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做阴道超声和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绝经后肌瘤未萎缩或囊肿持续增大需及时就诊排除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