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电图能检查出什么 这些疾病做心电图均能确诊
心电图检查可确诊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对多种心脏相关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1、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准确识别各类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早搏等。通过分析P波、QRS波群等波形特征,可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及严重程度。对于突发心悸患者,心电图是首选检查手段。
2、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检测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或抬高。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会出现动态ST-T改变。负荷试验结合心电图检查能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
3、心肌梗死: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确诊价值。根据ST段抬高导联分布可判断梗死部位,病理性Q波形成提示透壁性心肌坏死。系列心电图检查能动态观察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4、心肌肥厚:
心电图能提示左心室肥厚或右心室肥厚。电压增高伴ST-T改变是常见表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可见深而窄的Q波,结合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5、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能反映血钾异常,高钾血症表现为T波高尖,低钾血症可见U波增高。严重电解质紊乱可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监测对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静呼吸。检查时需暴露手腕、脚踝和胸部,皮肤清洁可减少干扰。长期监测建议记录日常活动与症状。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异常,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应重视。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减少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