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检查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心脏功能评估、实验室检测以及肺功能测试。
1、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检查,通过测量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评估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典型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氧合指数低于200毫米汞柱。该检查可动态监测病情进展,指导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
2、胸部影像学:
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早期呈磨玻璃样改变,后期可发展为实变影。影像学表现需与心源性肺水肿鉴别,特征为病变分布不受重力影响,无胸腔积液。高分辨率CT能更早发现肺间质病变。
3、心脏评估:
通过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源性因素,测量肺动脉楔压≤18毫米汞柱是重要鉴别指标。同时评估右心功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常合并肺动脉高压。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心肌缺血等心脏原发疾病。
4、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显著升高。凝血功能检查可能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倾向。病原学检查包括血培养、痰培养等,用于明确感染性诱因。
5、肺功能测试:
肺顺应性测定显示显著降低,功能残气量减少。床边肺力学监测可计算平台压和驱动压,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有助于鉴别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病因。
确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结合柏林标准,包括急性起病、氧合指数、胸部影像学表现及排除心源性因素。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半卧位改善通气,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饮食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康复期可进行循序渐进的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定期复查肺功能。避免吸烟及接触呼吸道刺激物,预防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