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及发热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血栓范围、缺血程度及病程进展相关。
1、腹痛:
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脐周或全腹隐痛,随着血栓进展可转为持续性剧痛。疼痛特点为定位模糊,与体征不符,常伴有肠鸣音减弱。缺血加重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可能发生肠坏死。
2、腹胀:
因肠壁水肿和肠麻痹导致腹部膨隆,触诊可有柔韧感。肠系膜静脉回流受阻会引起肠管淤血,肠腔内液体渗出增多,严重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腹胀程度与血栓范围呈正相关。
3、恶心呕吐:
约60%患者出现反射性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因肠梗阻可呕吐粪样物。呕吐频率与肠道缺血程度相关,伴随电解质紊乱时可出现顽固性呃逆。
4、便血:
肠黏膜缺血坏死时可出现血便或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伴随休克表现。便血通常出现在腹痛后24-48小时,是肠壁全层坏死的危险信号。
5、发热:
继发感染时体温可达38.5℃以上,伴寒战、心率增快等全身炎症反应。发热多提示肠壁透壁性坏死或腹腔感染,需警惕脓毒症风险。
患者应保持低脂低渣饮食,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可逐步尝试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日常需控制血脂异常、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有腹部手术史或凝血疾病者需遵医嘱预防性抗凝。出现持续腹痛伴便血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栓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