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出血原因有哪些
痔疮手术后出血可能由术后创面渗血、结扎线脱落、大便干燥摩擦、活动过度、感染等因素引起。
1、创面渗血:
手术切除痔核后创面血管未完全闭合,术后24小时内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使用止血敷料覆盖创面,保持平卧位减少出血。
2、结扎线脱落:
痔核结扎线在术后3-7天可能因排便用力或组织坏死而脱落,表现为鲜红色出血。需及时就医进行电凝止血或重新结扎,避免大量失血。
3、大便干燥:
术后便秘导致粪便干硬,通过肛门时摩擦手术创面引发出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缓泻剂保持大便软化,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
4、活动过度:
术后早期剧烈运动或久坐久站会增加盆腔压力,导致结扎血管破裂出血。术后1周内应避免提重物、骑车等动作,以卧床休息为主。
5、创面感染:
术后护理不当引发创面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导致血管脆性增加而出血。表现为出血伴脓性分泌物,需进行创面清创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日便后用温水坐浴10分钟;饮食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软烂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两周内避免久坐久蹲,可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或持续3天以上,需立即返院检查。恢复期间注意观察出血颜色变化,鲜红色出血多提示动脉性出血,暗红色则多为静脉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