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念珠菌感染还是真菌感染
灰指甲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下可由念珠菌或其他真菌导致。灰指甲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皮肤癣菌、念珠菌、霉菌等真菌类别,其中皮肤癣菌占比最高。
1、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是灰指甲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所有病例的60%-70%。这类真菌喜好角蛋白环境,可通过破损甲板侵入甲床,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脆裂。皮肤癣菌感染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常见药物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口服制剂。
2、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长期浸水人群,表现为甲周红肿、甲板分离。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种,这类感染常伴随甲沟炎,治疗需联合外用抗真菌药与改善局部环境。
3、非皮肤癣菌霉菌:
镰刀菌、曲霉菌等霉菌也可侵袭甲组织,这类感染多见于外伤后或原有甲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皮肤癣菌感染相似,但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需通过真菌培养明确病原体。
4、混合感染:
约5%-10%的灰指甲病例存在两种及以上真菌混合感染,常见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混合感染会增加诊断和治疗难度,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5、诱发因素: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免疫缺陷等因素会促进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运动员等群体发病率较高,预防需保持足部干燥并避免共用修甲工具。
灰指甲患者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和皮鞋,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趾缝。避免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或游泳池周边,家庭成员间不混用指甲剪等个人物品。饮食上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有助于甲板修复。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甲周化脓时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出现趾甲感染应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