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能引发门静脉高压、肝性脑病、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和肝癌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由胆汁淤积、肝脏功能进行性丧失及免疫异常等因素导致。
1、门静脉高压:
长期胆汁淤积导致肝纤维化,门静脉血流受阻引发压力升高。患者可能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及腹水。治疗需控制原发病进展,严重时需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压力。
2、肝性脑病:
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使血氨等毒素积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后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减少氨吸收,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3、骨质疏松:
胆汁酸缺乏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导致骨量减少。患者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建议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进行负重运动,定期监测骨密度。
4、维生素缺乏:
胆汁排泄障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表现为夜盲症、凝血功能障碍等。需肌注补充维生素K,口服维生素AD制剂,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水平。
5、肝癌风险:
慢性炎症刺激使肝细胞异常增生,10%-15%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每6个月需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早期发现可考虑肝移植或局部消融治疗。
患者需坚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25-30千卡/千克体重。适量补充中链甘油三酯改善能量供给,避免长链脂肪加重脂肪泻。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步行或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骨骼和肌肉力量。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氨指标。出现呕血、意识改变或剧烈骨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