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MRI检查结果怎么看
髋关节MRI检查结果需重点关注关节结构、软组织及骨骼异常,主要观察内容包括关节软骨损伤、盂唇撕裂、骨髓水肿、肌腱炎及占位性病变等五个方面。
1、关节软骨:
MRI可清晰显示髋关节软骨厚度变化和缺损情况。软骨损伤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分为四级:一级为软化,二级为部分厚度缺损,三级为全层缺损未达软骨下骨,四级为软骨下骨暴露。早期软骨病变可通过减重、氨基葡萄糖等保守治疗,严重缺损需考虑软骨修复手术。
2、盂唇结构:
髋臼盂唇在MRI冠状位显示最佳,正常呈低信号三角形结构。盂唇撕裂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信号增高或断裂,常见于前上象限。盂唇损伤可能引起髋关节交锁感和疼痛,保守治疗包括康复训练,顽固性疼痛需关节镜下行盂唇修复术。
3、骨髓信号:
骨髓水肿在STIR序列呈片状高信号,常见于股骨头颈交界处。一过性骨质疏松、早期股骨头坏死均可出现此表现。需结合患者年龄判断,中青年突发髋痛伴骨髓水肿要排除应力性骨折,老年患者需警惕股骨头坏死前期改变。
4、肌腱病变:
髋周肌腱炎在MRI表现为肌腱增粗、信号增高,好发于髂腰肌、臀中肌及股直肌附着点。慢性肌腱病变可见钙化灶,急性损伤伴周围软组织水肿。治疗以休息、冲击波治疗为主,完全断裂需手术缝合。
5、占位评估: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鉴别囊肿、滑膜增生及肿瘤性病变。腱鞘囊肿呈边界清晰液性信号,滑膜软骨瘤病可见多发游离体,恶性肿块常伴骨质破坏和异常强化。所有不明性质占位均需结合增强扫描进一步评估。
阅读髋关节MRI报告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建议携带影像资料咨询骨科或影像科医师。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负重运动,游泳等非负重锻炼有助于保护髋关节。50岁以上人群出现不明原因髋部疼痛建议定期复查MRI,警惕退行性病变进展。检查前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调整扫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