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传染很可怕,做好预防是关键,坚持做好这3个措施
肺结核这个"白色瘟疫"正在悄悄抬头!最近不少学校、办公场所出现聚集性病例,让人不禁后背发凉。别以为这是上个世纪的疾病,它正以每年新增80万病例的速度卷土重来。但你知道吗?预防肺结核其实比想象中简单得多。
一、肺结核传播的三大真相
1、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出带菌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最远可传播2米。一个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一年可能感染10-15人。
2、潜伏感染≠发病
约1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免疫力低下时,潜伏的结核杆菌就会"苏醒"。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风险尤其高。
3、症状容易被忽视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低热盗汗、体重莫名下降,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就是肺结核的早期信号。
二、三个黄金防护法则
1、通风比消毒更重要
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能杀死大部分结核杆菌,阳光直射2小时就能达到消毒效果。
2、口罩选择有讲究
普通医用口罩能阻挡70%的飞沫,N95口罩防护效果更好。在人群密集场所,正确佩戴口罩能降低90%的感染风险。
3、增强免疫力是根本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摄入足量优质蛋白。维生素D缺乏人群更易感染,适当晒太阳非常必要。
三、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在校学生
教室要保证人均新风量不低于30m³/h。出现确诊病例后,密切接触者需进行PPD皮肤测试。
2、办公室白领
中央空调系统要定期清洗消毒。建议每工作2小时到通风处休息10分钟。
3、医护人员
接触疑似病例时必须佩戴N95口罩。高危科室工作人员建议每年进行胸部X光检查。
4、免疫力低下者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HIV感染者需坚持抗病毒治疗。
四、出现症状怎么办?
1、及时就诊别拖延
咳嗽超过2周一定要做痰检和胸片。早期治疗成功率高达95%,还能避免传染他人。
2、密切接触者筛查
与患者同处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就算密切接触,需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3、规范用药最关键
确诊后要坚持6-8个月规范用药,随意停药会导致耐药性,治疗难度倍增。
肺结核可防可控不可怕,但需要我们保持警惕。记住通风、口罩、免疫力这三道防线,就能有效阻断传播链。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别犹豫,马上去医院做个简单检查。你的一个明智决定,可能就保护了整个家庭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