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牛奶还是酸奶,只要包装上有这几个字,很多都是“假的”
超市冷柜前,你拿起一盒"鲜牛奶"正准备付款,突然发现旁边还有"调制乳"——包装几乎一模一样,价格却便宜三分之一。到底哪种才是真牛奶?今天教你三秒识破乳制品包装上的文字游戏!
一、包装上最会骗人的5个字
1、"乳饮料"根本不是奶
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的"XX乳",蛋白质含量通常只有真牛奶的1/3。国家规定蛋白质≥2.3g/100ml才能叫牛奶,很多乳饮料仅0.7g。
2、"风味"二字藏玄机
风味酸奶/发酵乳意味着添加了糖、果酱等,原味酸奶的含糖量约6%,风味款可能高达15%。一杯300ml的风味酸奶≈吃掉9块方糖。
3、"调制乳"的猫腻
虽然蛋白质达标,但通过添加奶油、糖分等改善口感。某品牌调制奶的脂肪含量比纯牛奶高出50%,喝起来更香浓是有原因的。
二、必须认准的关键信息
1、看蛋白质含量
纯牛奶/酸奶蛋白质必须≥2.9g/100ml,低于这个数字的都不算"真奶"。儿童奶标准更高,要求≥3.2g。
2、配料表越短越好
真牛奶配料只有"生牛乳",酸奶应该是"生牛乳+菌种"。出现白砂糖、乳清蛋白粉、食用香精等超过3种配料的都要警惕。
3、保质期暗藏线索
真正的鲜牛奶保质期通常在7天以内,常温奶6个月。那些保质期12个月的"牛奶",往往经过超高温灭菌营养流失严重。
三、商家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1、儿童奶未必更适合
某热销儿童奶实测钙含量竟比普通奶低20%,但添加了蜂蜜和维生素D。花高价买的可能是"甜味强化饮料"。
2、高钙奶吸收率存疑
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仅30%左右,不如天然乳钙。每天喝500ml普通牛奶就能满足成人60%钙需求。
3、零脂肪可能更不健康
脱脂过程中会流失脂溶性维生素,有些产品为改善口感反而添加更多糖分。发胖的元凶未必是脂肪。
现在拿起你家的牛奶盒对照看看?记住这个顺口溜:配料要短蛋白高,风味二字慎挑选,儿童专供细比较,保质日期看短好。下次选购时,可别再被华丽的包装和广告语忽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