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痒痛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痒痛怎么处理
皮肤过敏痒痛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日光性皮炎、药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冷敷、避免过敏原、皮肤屏障修复等方式治疗。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过敏原有金属饰品、化妆品、洗涤剂等。典型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剧烈瘙痒。治疗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严重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2、荨麻疹:
荨麻疹属于I型超敏反应,发病与食物、花粉、尘螨等致敏物质相关。特征性表现为风团样皮疹和血管性水肿,瘙痒明显且皮疹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顽固性病例需联合使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
3、湿疹:
湿疹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相关。临床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渗出倾向,慢性期呈现苔藓样变。基础治疗包括使用尿素软膏修复皮肤屏障,急性期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等弱效糖皮质激素。
4、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由紫外线过敏导致,多见于春季首次强日照后。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肿伴烧灼感,严重者出现水疱。急性期处理以冷湿敷为主,外出需严格防晒,可预防性服用羟氯喹等光敏剂调节光敏反应。
5、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属于IV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除皮肤瘙痒外可能伴随发热、黏膜损害等全身症状。确诊后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系统治疗采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皮肤过敏期间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限制海鲜、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日常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护肤品,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建议记录过敏日记帮助识别致敏因素,反复发作或伴随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特异性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