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子咬了很痛像针刺是怎么回事

被虫子叮咬后出现针刺样疼痛可能由蚊虫毒素刺激、蜂类蜇伤、隐翅虫皮炎、蜱虫叮咬或毒蜘蛛咬伤引起,需根据具体虫种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1、蚊虫毒素:

蚊虫唾液中含有抗凝血酶类物质,叮咬时会注入皮肤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典型表现为叮咬处迅速出现红色丘疹,伴随剧烈刺痛感与瘙痒。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大面积红肿,需及时就医。

2、蜂类蜇伤:

蜜蜂、马蜂等蜇伤时会释放蜂毒肽,直接刺激神经末梢产生锐痛。伤口可见毒刺残留,周围皮肤迅速肿胀发硬。需用卡片水平刮除毒刺,切忌挤压毒囊。局部涂抹碳酸氢钠溶液中和酸性毒素,出现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

3、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体液含强酸性毒素,接触皮肤后引发线状红斑伴灼烧样疼痛。初期症状类似烫伤,12小时后可能出现水疱或脓疱。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涂抹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避免拍打虫体导致毒液扩散,夜间关好门窗预防虫体入侵。

4、蜱虫叮咬:

蜱虫口器刺入皮肤时会分泌麻醉物质,但部分人群仍会感到明显刺痛。虫体吸血时头部埋入真皮层,强行拔出易导致口器残留。建议用专用镊子夹住口器垂直拔出,局部消毒后观察是否出现游走性红斑等莱姆病征兆。

5、毒蜘蛛咬伤:

部分蜘蛛毒液含神经毒素,咬伤后立即出现针刺样剧痛,伴局部苍白或紫绀。严重者可出现肌肉痉挛、血压升高。应加压包扎延缓毒素扩散,抬高患肢减少淋巴回流。国内常见寇蛛、穴居狼蛛等毒蛛咬伤需尽快注射抗毒血清。

被虫咬后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穿着长袖衣裤进入草丛时扎紧袖口裤脚,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虫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伤口化脓或全身皮疹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虫媒传染病,需立即至感染科或皮肤科就诊。日常可储备炉甘石洗剂、抗组胺药物等基础处理用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