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黄疸、肝区不适、皮肤瘙痒及关节疼痛。该病可能累及肝脏和胆管系统,症状表现与疾病类型及进展阶段密切相关。
1、乏力:
乏力是早期常见症状,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常表现为持续疲劳感,活动后加重,休息难以缓解。部分患者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或工作效率降低。
2、黄疸:
黄疸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因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可伴随尿色加深和陶土样便,严重者可能出现胆汁淤积性皮肤病变。
3、肝区不适: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与肝脏炎症反应相关。体检可触及肝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肝区叩击痛,超声检查常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
4、皮肤瘙痒:
胆汁酸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常见于手掌、足底等部位,抓挠后可能出现皮肤抓痕或继发感染。
5、关节疼痛:
约30%患者出现对称性关节痛,多见于腕关节和膝关节。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通常不伴关节变形,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
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腌制及油炸食品。适量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颜色变化,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女性患者需特别注意月经周期改变等内分泌异常表现。出现持续发热或腹水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