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阴道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直肠阴道瘘可能由产伤、炎症性肠病、手术损伤、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
1、产伤:
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或产道撕裂可能导致直肠与阴道之间的组织损伤,形成瘘管。这种情况多见于难产或使用产钳助产的产妇。产后需及时检查,若出现排便排气经阴道漏出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上根据瘘管大小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修补。
2、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引发肠道慢性炎症,导致肠壁穿透性病变,进而形成直肠阴道瘘。患者常伴有腹泻、腹痛等肠道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严重时需行肠段切除联合瘘管修补术。
3、手术损伤:
妇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直肠癌手术等可能误伤直肠或阴道壁。术后出现阴道排粪、反复感染需警惕瘘管形成。确诊后需等待局部炎症消退,3-6个月后行经肛门或经阴道瘘管修补术,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
4、感染:
盆腔脓肿、直肠周围脓肿等感染性疾病可侵蚀组织形成瘘管。结核性感染也是常见原因,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先控制感染,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感染控制后行瘘管切除术。
5、肿瘤:
直肠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浸润可破坏直肠阴道隔,晚期患者可能出现粪瘘。需通过肠镜、活检明确肿瘤性质。治疗以肿瘤根治为主,根据病情选择放化疗或盆腔廓清术,瘘管修补需在肿瘤控制后进行。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穿棉质透气内裤,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异常阴道排液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阴道冲洗剂加重感染。术后三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瘘管愈合情况。